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8的文章

海外甘苦談-覺得目前工作沒熱情想出國?3點差異一語驚醒夢中人

前幾天閒聊中,朋友問我是否能幫他朋友打聽工作。朋友的朋友啊...心理雖然有些猶豫,但因為我耳根子比較軟所以就先詢問一下那位「朋友的朋友」(好饒舌)狀況如何。 我朋友就娓娓的道來:「朋友的朋友」出社會已經三到四年,商學院畢業,目前正從事會計相關的工作,公司是業界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待遇不錯,和老闆及同事都相處的融洽。可是因為出社會一陣子的關係,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一些厭倦,所以想要去還海外嘗試,換換工作或則產業,體驗不同的工作和生活。 But!就是這個But! But,又有點捨不得離開台灣,也怕離開目前的公司若海外待不久回台灣後就可能找不到跟現在一樣好的工作。所以想先打聽相關訊息詢問一些意見和鼓勵,並希望能得到方向和一些勇氣。 ———————— 這位朋友的朋友,首先: 勇氣是梁靜茹給的,不要叫我或別人給你勇氣 若是沒有準備好,就算再有勇氣也是撐不久,只會讓你浪費時間和大好前途。 在海外甘苦談一系列文章不斷強調,出國工作是一件時間和金錢機會成本非常高的選擇。不誇張,並不是每個出國工作都是人生勝利組,那些光鮮亮麗都只是表面上,講不出來的其實有很多,同時建議去看過去相關文章: 海外甘苦談-在海外與自己相遇 海外甘苦談-30歲以前的青春,不因該只是單純想要出國看看世界 ———————— 一、你的出國的「目的」或「手段」? Q:為什麼想出國? A:為了錢 廢話,如果在國外領22K幹嘛要出去?錢都不夠賺來回機票錢,所以真正應該問自己的事情是: “出國可以獲得什麼?” Or  “出國能幫助得到...” 前者是 「目的」 後者是 「手段」 ,不管是出國到國際企業還是到澳洲打工度假旅行都可以。出發總要有個目的,想要出國這個衝動一定會迷惘,實際到異地生活後一定會更迷惘。 若心中沒有一個「目的」或者透過出國獲得什麼的「手段」在背後支持者,到了異地不會覺得爛漫只會覺得OS。 就算今天給了自己一個理由叫做體驗生活,但如果連體驗OO生活,裡面的OO都填空不了的話,那就不叫體驗,就叫做“飄”,台語就叫做“浪流連”。 二、語言能力是否可以? 英文、韓語、日語、馬來語、印度語、越南語、泰語、粵語、菲律賓語、法語、德語、西

東協筆記(四)-從零到一,其實到菲律賓並不難

圖片
“有想走出自己家鄉、舒適圈的想法,任何時候都不會太遲。保持對世界好奇、憧憬的一天,就可以擁抱更多的可能性,而菲律賓會是很好的其中一站” 回想當初拿著一張沒有回程的機票,搭著飛機就來到菲律賓。抵達前聽過很多別人勸阻:菲律賓是一個開發中國家、治安很不好、薪水好像也沒給多少、在菲律賓沒有任何親人可以依靠、去的地方會不會很落後?。但最後還是鼓起勇氣,坐上飛機到了菲律賓,在菲律賓的每一天都想著會台灣。但是我們都很清楚: “只有從零到一的時候是辛苦的,頭過身就過” 幸好一切都很順利,來到菲律賓當下就安心許多,這裡並沒有想像中的落後(很多大樓不斷的興建和整修)、治安也沒有很差(但還是得防範小偷)、然後這邊就如同一朵準備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到處都充滿商機以及機會。 一、從新歸零 人生地不熟來到新的國家,一切都必須從新歸零並且與新環境再次共生共存。不管是 工作價值觀 還是 生活文化 都是一項新適應。 工作價值觀的追求: 菲律賓雖然經濟成長逐年上升,可是依然存在著貧富差距很大、貧困的現象。對於菲律賓人而言工作就是一份用來餵飽一家子的幹活,與其追求高職位高報酬,相對穩定對他們來的重要。 生活文化的差異: 菲律賓非常重視家庭,並且以天主與基督教為主要信仰,對於菲律賓人每週末的教堂禮拜以及週末家庭日,都是他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並不是這邊沒有競爭力、比較安逸,任何國家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而我們來到異地就必須學習著去包容各種不同的文化,並不一定要完全融入,但一定要透過瞭解工作價值觀和生活文化,才能夠瞭解本地人的想法,並且能夠以尊重和客觀的角度與本地人一起共事。 (延伸閱讀:海外甘苦談-在海外與自己相遇) 二、沒有什麼好怕 英文一句話也不會說、不太確定這裡氣候是否適應、不知道這裡的飲食是否吃的慣。 是的,在還沒出發前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被這些問題纏繞並且不斷鬼打牆。 “但如果相信自己可以,這樣還有什麼好怕的?” 「相信自己」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在踏上未知旅途的路上,伴隨著走向前的動力就是這一份相信。我都會很樂觀的告訴自己 “這裡有水、有電、有食物根本可以活得好好的” 剩下的語言、文化、只要夠認真的去觀察學習,有天一定能夠

東協筆記(二)-亞洲之虎菲律賓的幽暗,海外工作招募術語背後的陷阱(中)

圖片
上個禮拜 東協筆記-亞洲之虎菲律賓的幽暗,海外工作招募術語背後的陷阱(上) 介紹關於菲律賓找工作會遇到有關住宿以及供餐的相關問題。這禮拜繼續跟大家介紹有關於 「休假」 和 「機票補助」 部分。 大部分公司會標榜機票補助及每年將近20天的年假。相當誘人,心裏一定會想機會真是難得啊! “但這樣可能就會落入陷阱” 李組長眉頭一皺,就會發現這案情並不單純。我們在國外,不是在台灣,打個簡單比方若應徵的工作是排班制而不是週休制再加上一些公司的制度以及規定,可能仔細一算回台灣的天數就會更少。因此更加需要格外的小心。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娓娓的到來這些招募背後的陷阱和沒有說的秘密。 一、「年假」: 在招募上面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 享有20多天的年假 這樣簡單的描述背後也是藏著許多別人沒說我們卻沒注意到的問題: 年假怎們分配? 多久才可以開始放年假? 會不會影響KPI?  1.年假怎麼分配: 有些公司規定年假固定時間內就必須休完、或按月累積、或依照部門休假規定、甚至有些剛起步小公司可能年假還可以跟別人協調... 實際上年假是會連動著職務性質、休假方式、和年假規定這些要素。畢竟有些公司, 並不是妳有年假、有時間、想要放假就能夠放假 。這部分必須在面試的時候就必須問個清楚。 2.多久才可有開始放年假: 這是必問的事情,放年假大家都是回國,所以多久能夠放年假等同於多久可以回國。必須問清楚的原因,有些公司會依照轉正辦理工簽或者是相關部門其他規則,才能允許員工放年假。 若是沒有詢問清楚。就可能因為工簽或者是部門相關規定給扣住需要等到很久才可以開始放年假。 3.會不會影響KPI: 雖然這不關假期但是關於錢, 有些公司會因為員工休假而連動影響KPI,而導致獎金以及年終因為績效不好而變少 。也因此休年假是否會和KPI連動也是需要弄清楚,若是沒有弄清楚而被扣錢一定會覺得想翻白眼。雖然這樣的狀況不多,但有問至少有保障,沒有問就等於是好運得到時鐘、不好運的到龍眼(台語) 二、「機票報銷」 機票公司有補助,但是別簡單的認為只要每次回去公司就會幫忙出錢,背後必須考量的還有: 報銷金額多少? 報銷是一年幾次? 報銷形式如何?